开放大学建设资讯
(第五十三期)
一、政策发布
1.12月28日,山东省教育厅等5部门发布鲁教高发《关于印发<山东省高等学校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办法>的通知》(〔2022〕1号),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高等学校校企合作办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不断提升校企合作质量、协同育人水平。
2.1月10日,山东省教育厅等11部门发布《关于印发“金融+财政+土地+信用”产教融合10条激励措施的通知》(鲁教职字〔2023〕1号),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有效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融合,故而提出四个方面,一是强化金融扶持,二是落实财政税收优惠政策,三是落实土地保障政策,四是健全信用激励和考核评价机制。
3.2月9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有关工作的预通知》,提出主要从优化专业定位、科学设置专业、完善培养方案、强化责任落实四个方面入手。
4.2月21日,中共山东省委教育工委、山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印发202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鲁教办发〔2023〕1号),主要内容为七个方面,一是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二是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三是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四是全面提升教育服务发展能力,五是持续推进教育改革开放,六是夯实教育改革发展基础保障,七是坚决维护教育大局稳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全面对接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和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启动实施教育提质行动,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办学体系建设
1.12月1日,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下属东海学院与宁波开放大学签订甬舟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校校合作意向协议。
2.12月13日至14日,广东开放大学体系乡镇学习中心建设座谈会在惠东县开放大学召开。
3.1月10日,安徽工匠学院揭牌仪式在安徽开放大学隆重举行。
4.2月23日,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和北京大学共同主办的高校数据共享应用签约仪式暨工作推进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开放大学等24所高校的校领导和高校代表参会。
三、教学科研
1.12月3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教育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指导、上海开放大学主办的2022年开放教育峰会顺利召开。本次峰会是上海开放大学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庆祝上海开放大学挂牌十周年的一项重要活动。
2.12月16日,浙江开放大学举办新时代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学术论坛。
3.12月17日,江苏省高等学校外国语教学研究会高职分会、江苏省职业院校应用外语研究会2022年年会暨学术报告会在江苏开放大学举行。
4.12月29日,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成立四十周年、国家开放大学出版传媒集团成立二十周年座谈会暨教育数字化与课程资源建设高峰论坛以线上线下结合形式举办,主会场设在国家开放大学五棵松校区。
5.2月13日至14日,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将在北京召开。以“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为主题,围绕数字化转型、数字学习资源开发与应用、师生数字素养提升、教育数字治理等进行深入交流讨论,并发布中国智慧教育蓝皮书和智慧教育发展指数、发布智慧教育平台标准规范、发起成立世界数字教育联盟倡议和发布世界数字教育发展合作倡议等,获得国际社会积极关注。
6.2月17日,由中国国家开放大学发起并主办的第一届世界开放大学校长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以“共创未来:应对新挑战的开放教育数字化行动”为主题,邀请世界有关开放大学的校长共聚一堂,面向未来,共商开放大学发展方略,共谋开放大学数字化转型,共建世界开放教育发展共同体,进而促进开放教育的重塑与变革。
7.2月22日,《全面推进五大振兴与数字治理——海南自贸港乡村振兴高峰论坛(第一届•2023)论文集》评审会在海南开放大学顺利召开。
8.近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主动服务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上海市教委在虹口区召开2023年度终身教育工作推进会。
9.近日,由上海开放大学开放远程教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办的“人工智能时代的开放在线学习”研讨会在线举行。会议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和上海开放大学的合作项目及其成果——“人工智能与数字教育创新助力教师发展”培训课程,通过主旨演讲和圆桌讨论的形式研讨人工智能与数字教育创新对教师发展的影响。
10.近日,2022年度国家开放大学校务核心数据目录及核心指标V1.0正式发布,国家开放大学在推进数字化大学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部分数据还存在着时效性、一致性、准确性的问题,数据治理迫在眉睫,为解决国开师生“急难愁盼”的难点、痛点问题,信息化部与工程中心、国开在线一道,对学历教育核心业务库进行了梳理,开展了招生、教务、考务、学习网等核心数据的治理工作,形成了《2022年度国家开放大学校务核心数据目录及核心指标V1.0》。
四、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
1.12月7日,由国家开放大学代表中国经济体申请获批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基金项目“在数字经济时代培养老年人数字素养、加强再就业能力建设、提升老年人福祉”启动会在京召开。
2.12月9日,宁波开放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与海曙区鄞江镇党委签署协议,挂牌成立乡村家庭教育研训基地,探索新时代乡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3.近日,北京开放大学被命名为“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国情市情教育基地”。“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国情市情教育基地”是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新时代首都老龄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深入开展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国情市情教育的重要举措。
4.1月18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郑州市“十四五”老龄事业 发展规划的通知》(郑政〔2023〕4号)。
5.2月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与宁夏老年大学签署文化共建战略合作协议,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探索打造“老年教育+文化养老”新模式,更加丰富老年学员精神文化生活、推进宁夏老年大学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6.2月17日,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汇集河南省家校社共育领域的学术研究力量,发挥社团组织服务教育专业发展的作用,推动河南省家校社共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河南省教育学会家校社共育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郑州举行。
7.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进一步深化实施《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全面落实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工作部署,中共广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正式颁发实施《关于推进新时代广州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穗改委发〔2023〕1号)。文件为广州老年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提供了政策遵循,为高质量发展老年教育注入了新动力、新活力。
五、非学历培训与社会服务
1.12月7日,海南日报报业集团与海南开放大学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暨专题辅导报告会举行。
2.12月21日,福建开放大学与福建省司法厅战略合作协议签订暨福建省矫正教育中心揭牌仪式在福建开放大学举行。
3.1月4日,新疆开放大学校企合作交流座谈暨签约仪式在新疆开放大学举行。在与会人员共同见证下,新疆开放大学与苏州天林集团、华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京东教育、荣英教育集团等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
4.1月10日,由自治区生态移民发展中心和广西开放大学联合创办的广西生态移民劳动力培训基地揭牌成立。揭牌仪式上,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移民发展中心副主任梁永文宣读《关于确定广西生态移民劳动力培训基地的通知文件》,确定广西开放大学为广西生态移民劳动力培训基地(全区生态移民劳动力定点培训机构)。
5.近日,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与阿曼万方有限责任公司共建“两中心一平台”揭牌暨首期培训班开班仪式,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举办。作为宁夏第一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唯一入选国家56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的建设单位,近年来,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构建“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的高质量发展模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教育对外开放始终走在全区职业院校的前列。
六、学分银行建设
1.12月15日,由国有资产处组织召开甘肃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信息管理系统项目线上项目验收会,经与会专家严格评审,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2.12月29日,广东资历框架质量保障机制建设第三次工作会议以线上形式召开。会议主要内容为一要高度重视,应发挥广东开放大学作为“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发起单位的重要作用,站位要高、谋划要深,既要对接香港资历架构,更要从全球视角致力推动相关工作。二要通力合作。学分银行要立足广东现实需求,广泛汇集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工作效能,凸显广东特色,高质量打造广东方案。三要争创佳绩。广东已在资历框架建设、行业资历等级标准建设、学分认定和转换制度建设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接下来要以创新精神继续先行先试,致力在质量保障机制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为粤港澳三地学分资历互认及人才流动提供有力支撑。
3.1月6日,天津市教委印发《市教委关于设立天津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的通知》(津教政办〔2023〕3号),决定在天津开放大学设立天津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负责天津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的实体运行及日常工作。
4.2月9日,上海市社区教育实验委托项目“体验基地、人文行走学习成果纳入学分银行的实验”研讨会在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成功召开。
5.近日,应南京博物院申请,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组织专家工作组对南京博物院开展的“探索南京博物院镇院之宝”研学课程进行认证,并成功通过认证。
七、国家职教高地创新发展近况
1.滨州医学院“三育”模式探索资助育人新路径。近年来,滨州医学院坚持问题意识,积极分析对策、总结经验,探索出“三育”(“法”“理”教育、劳动教育、就业教育)资助育人模式的创新路径,对于深度统筹资助育人的多重维度进行了有益尝试。一是突出“法”“理”教育,凝聚育人合力。二是凸显劳动教育,强化发展性能力培养。三是着力就业教育,谋划“N+1”生涯规划。
2.枣庄科技职院打造校园文化,助推学院发展。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坐落在铁道游击队故乡、科圣墨子与工匠鼻祖鲁班故里、中国中小机床之乡和湿地红荷之都的滕州市,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深邃丰厚的文化底蕴。枣科职院申报的《基于卓越匠心文化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获批山东省教育厅高校书记校长改革创新亮点项目。作为一种靓丽名片,“四位一体”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成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3.潍坊学院立足“四个着力点”提升文化育人成效:一是着力优化“三全育人”环境,实现“以文铸魂”。二是着力搭建文化育人体系,实现“以文育人”。三是着力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实现“以文化人”。四是着力推动校地文化共建,实现“以文聚力”。
4.烟台职业学院三大措施,推行“全链条”人事制度改革。烟台职业学院推行的“全链条”人事制度改革让教师更具获得感和成就感,激励教师人尽其才,为学校“双高计划”建设和申办本科职业教育打下坚实人才基础。一是开辟师德和业绩突出者“绿色通道”。二是多角度全面考察参评人员实际贡献。三是打造“全链条”人事管理制度体系。
5.潍坊职业学院打造“三农”培养高地,精准赋能乡村振兴。潍坊职业学院发挥传统办学优势,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潍坊“三个模式”提档升级,一是打造农业人才培育高地,为乡村振兴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二是推进集团化办学,为乡村振兴品牌建设聚力。三是打造农业技术技能资源聚集地,为乡村振兴提供源动力。聚焦现代农业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技术服务等方面主动作为,锐意改革,精准赋能乡村振兴的人才战略。
6.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三大举措”推动实施智慧化发展战略:一是构建全域融合智慧教学,驱动数字教育“新赋能”。二是探索上下联动智慧管理,引擎信息技术“真驱动”。三是打造全员全程智慧服务,推动信息技术“广应用”。